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轉向高質量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運用知識產權保護來激勵創新,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競爭優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對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假冒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假冒事關創新型國家建設和人民群眾健康安全。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堅決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激發了全社會創新活力,但對存在的問題仍不可忽視。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統籌謀劃,完善法律法規,層層壓實責任,持續開展重點領域重點環節侵權假冒專項整治。強化行政執法和司法銜接,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跨部門協同監管等有效做法,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促進創業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新貢獻。
2021年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5月21日在京召開,國務委員、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勇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大整治力度,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一直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知識產權和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并取得積極成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14部門聯合開展“2020網劍”行動,集中治理網上銷售侵權假冒偽劣商品、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查處案件近2萬件。全國偵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2.1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2萬余名,涉案總價值180余億元。
“當前我國知識產權事業不斷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斷完善,但仍存在侵權假冒多發、侵權易、維權難、維權成本高等現象。”中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何煉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克強總理的批示和王勇國務委員的講話是治理這些“頑疾”的治本良策。
如何層層壓實責任,持續開展重點領域重點環節侵權假冒專項整治?何煉紅認為,應深化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產品的治理,針對互聯網消費、農業農村市場、食品藥品防疫物資等重點領域,應專項整治、精準打擊,加大懲治力度,有效落實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何煉紅建議,應加快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推動知識產權與司法、行政執法、行業主管等部門數據交換和業務協同,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效能;針對侵權假冒行為新變化新特點,創新監管方式,推進智能執法,倡導社會共治,切實增強全社會保護創新、公平競爭的意識;同時,應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拓寬與發展中國家打擊侵權假冒的合作領域,加強相關部門執法辦案的國際協作,聯合打擊跨境制售侵權假冒商品行為。(記者 李倩)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