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洋酒有名有姓、象征尊貴,因此有價有市,廣受追捧。有不法商家愛打“擦邊球”,在普通酒瓶上貼上與大牌洋酒相似的商標標識,然而,高仿品一旦“抓包”從“貴族夢”中驚醒,必定“賠了夫人又折兵”。
近日,荔灣法院對一起洋酒商標侵權案敲下重槌,判賠金額達300萬元。刷新該院知識產權侵權判賠金額最高紀錄!
下面,跟隨荔法君來了解下這起“昂貴”的案子。
銷售“傍名牌”洋酒惹官司
“馬爹利/MARTELL”是法國著名的干邑品牌,以釀制、生產和行銷高品質的干邑而聞名世界。馬爹利XO(Martell XO)是馬爹利公司旗下的一款產品,為保護該產品的瓶體形狀和設計,馬爹利公司在第33類酒精飲料商品上注冊了第4831519號“圖片”和第G1078817號“圖片”商標,馬爹利公司享有上述商標的商標專用權。該產品從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經過多年的使用和宣傳,已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經馬爹利公司調查發現,廣州某些大型連鎖超市銷售的“皇家霍尼康帝拿破侖XO白蘭地”(以下簡稱“皇家XO”)使用了與馬爹利XO商標近似的標識,且在文字、圖形的排列組合及顏色等方面模仿馬爹利XO的包裝裝潢。
根據產品的標簽信息及超市進貨協議,皇家XO的灌裝商和運營商分別為某邦青島公司和某邦上海公司(已另案調解),而經銷商則為某霖公司、某享公司。
馬爹利公司認為,某霖公司和某享公司作為酒類產品的專業銷售商,長期從事相關酒類經銷業務,且其經營規模較大,理應對馬爹利XO產品及商標情況明知或應知。在此情況下,故意銷售與馬爹利公司注冊商標近似的皇家XO產品,極易使相關公眾誤認為與馬爹利公司存在特定聯系,從而造成市場混淆,侵犯了馬爹利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因此,馬爹利公司將某霖公司、某享公司及某霖公司唯一股東余某訴至法院,要求某霖公司、某享公司立即停止銷售侵犯馬爹利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并銷毀庫存侵權產品,共同賠償馬爹利公司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合計人民幣300萬元。
馬爹利公司銷售的馬爹利XO
某霖、某享公司銷售的“皇家XO”產品
庭審直擊:雙方各執一詞
某霖、某享公司及余某認為,皇家XO產品已在馬爹利公司訴某邦青島公司和某邦上海公司案中調解結案,由某邦青島公司和某邦上海公司向馬爹利公司賠償140萬元,且賠償款已經交付完畢,因此皇家XO的全部侵權產品已賠償完畢,不應重復訴訟。
其次,某霖公司、某享公司已提交了相應的合法來源證據,該合法來源不僅限于對產品的原始生產廠家、供貨商的審查,也包括了對廠家的商標權、酒瓶的外觀設計等知識產權的審查,因此,某霖公司、某享公司銷售不知道是侵權的產品,能夠提供產品合法來源,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最后,本案所涉皇家XO產品的實際銷售數量少于進貨數量,并且產品早已全面下架,已沒有相應的侵權產品存在了。據此,請求法庭駁回馬爹利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馬爹利公司則認為,某霖公司、某享公司銷售的皇家XO產品與馬爹利XO的注冊商標高度相似,明顯存在惡意抄襲、模仿他人知名產品,以達到獲取更大非法利益的目的。某霖公司、某享公司從2018年起便通過某些大型連鎖超市在廣州、佛山等城市銷售皇家XO,從案外人某邦上海公司提供的發票及訂單可確定,某霖公司向某邦上海公司陸續采購了單價為50余元的皇家XO產品4萬余瓶。
而根據各大超市從某霖公司及某享公司的進貨協議等資料得知,各大超市采購皇家XO的單價為150元至180元之間,扣除其進貨成本,再乘以采購總數,皇家XO產品獲利金額巨大,給馬爹利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加上此案公證費用等必要性支出,馬爹利公司提出的賠償費合理合法,理應由三被告共同賠償。
法院判決:賠付3000000元!
荔灣法院經依法審理后認為,首先,某霖公司、某享公司銷售的皇家XO產品與馬爹利XO為同一種類商品。經比對,第4831519號注冊商標為立體商標,皇家XO的整體外形及各要素組合方式與馬爹利公司立體商標所體現的特征基本一致,易造成相關公眾混淆或誤認。
此外,皇家XO產品正面標識的構成要素及排列組合的方式與第G1078817號商標近似,而且標識在兩件產品的使用位置相似,會使相關公眾以為皇家XO與馬爹利公司產品存在某種聯系,因此皇家XO產品侵犯了馬爹利公司第4831519號、第G1078817號注冊商標的商標專用權。
其次,某霖公司是成立多年的酒類經銷企業,不知道經銷的商品可能涉嫌侵權的可能性較低。而且,某霖公司、某享公司作為長期從事酒類批發的專業經銷商,應盡到比普通公眾更高的注意義務,尤其是所經銷的商品瓶身形狀及所使用的標識與涉案注冊商標近似時,更應審慎審查該商品上所使用標識等的權利來源情況。
另外,雖然皇家XO上使用了“霍尼康帝”、“HONNEYCONTI”標識,但馬爹利公司主張的權利商標具有很高的顯著性,故皇家XO產品對上述標識的使用并不影響商標侵權成立的認定。
此外,某邦青島公司和某邦上海公司的生產、銷售皇家XO產品的行為,與某霖公司、某享公司銷售皇家XO產品的行為,兩者在行為目的、行為結果以及違法所得結算方面均是相互獨立的,依法應根據各自的行為性質及情節分別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并不能因某邦青島公司和某邦上海公司已承擔侵權責任,而免除某霖公司、某享公司的責任。
最后,關于賠償數額問題,根據可查明的各超市進貨記錄顯示,某霖公司、某享公司已獲得銷售收入為344萬余元,考慮到某霖公司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間持續不斷地大量購進皇家XO并由兩公司銷售給多家大型連鎖超市,侵權行為持續時間較長、銷售范圍廣、銷售金額巨大、主觀過錯明顯等情形,以及馬爹利公司為維權所支付費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等因素,馬爹利公司提出的賠償金額為合法合理。
因此,法院遂判處某霖公司、某享公司的行為侵犯了涉案商標專用權,要求其停止銷售皇家XO產品,共同賠償馬爹利公司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合計300萬元,余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法官說法:
綜合審判庭左斯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本條規定了商品銷售商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一種免責事由,通常把這款規定稱為合法來源抗辯原則。
合法來源抗辯成立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銷售者不知道商品是侵權商品;
二是銷售者能夠證明商品是其合法取得并能夠說明提供者。
因此,商品銷售商在銷售其商品時,除了應審查供貨商的主體資格、所銷售的商品是否為三無產品,以及簽訂購貨合同取得購貨發票等之外,還應盡到與其經營規模相對應的謹慎注意義務,尤其當所銷售商品上使用的標識等與業內知名商標近似,可能涉嫌侵權時,更應審慎審查所銷售商品上所使用的商標權利來源情況。否則,當所銷售商品構成商標侵權時無法適用合法來源抗辯原則來免除自身的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
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適用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后果,商標的聲譽,商標使用許可費的數額,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時間、范圍及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等因素綜合確定。
完善司法證據制度,破解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難,是理論界和實務界關注的一大難題。本案中,鑒于原告因侵權受到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均無法確定,遂通過查實被告銷售侵權產品給其部分下游銷售商的數量及單價,核定其最低銷售額,再查實其從上游供貨商購進侵權產品的單價及數量、時間,結合上述查實的相關數據并綜合考慮其侵權行為的持續性等因素,合理估算出其侵權獲利金額的范圍,同時考慮涉案商標的知名度、被告的經營規模、經營范圍等,并結合原告的請求數額作出判決。
文章來源: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網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